海南岛三亚小东海珊瑚礁坪生态沉积分带和碳酸盐沉积作用 |
| |
作者姓名: | 王月 沈建伟 龙江平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76030,4057207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编号:LYQY2008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228)资助 |
| |
摘 要: | 海南岛三亚小东海发育有美丽的岸礁,岸礁礁坪环境向海延伸数十米,珊瑚礁生态沉积分带明显,从陆地向海依次为海滩岩、大块礁珊瑚带、礁坪内带、礁坪外带和礁坪前缘斜坡带,不同的分带有不同的碳酸盐沉积和造礁珊瑚生态群落.海滩岩的成分主要有珊瑚骨骼、藻类、腹足类、瓣鳃类和底栖有孔虫等生物砂颗粒;石英砂颗粒含量较少,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早期胶结作用.小东海的礁坪是一种向海进积类型的,礁坪靠海滩岩一侧为大块珊瑚带,平顶、原地、且已死亡的块状珊瑚分布其中,大块珊瑚周围是生物砂粒和灰泥沉积;礁坪内带以死亡的珊瑚居多,表面包有生物颗粒和灰泥沉积物,活珊瑚都以块状复体为主,枝状和其他生态类型的几乎没有.群落动态变化统计分析显示,礁坪外带强波浪作用带是造礁珊瑚生长最繁盛和分布最密集区域,除块状复体的珊瑚大量繁盛外,枝状的伞房鹿角珊瑚也大量发育,由于波浪强烈的冲刷作用,生物颗粒和灰泥沉积物极少.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一般发育在海滩岩的孔穴、珊瑚骨骼空腔和生物颗粒上,而以后面二者居多;从海滩岩到礁坪外带的波浪和水流作用变化,决定了小东海珊瑚礁的生态沉积分带,微生物碳酸盐沉积一般不在波浪作用强烈和沉积物受冲刷的礁坪外带发育.
|
关 键 词: | 微生物碳酸盐沉积 生态沉积分带 胶结作用 礁坪 海南岛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