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
摘    要: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发现,柴西南重矿物组合具有典型分区特征,反映区内主要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两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其中干柴沟-狮子沟-花土沟地区(A区)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地区,其重矿物组合显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重矿物以锆石、钛的氧化物和硅灰石为主;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其中角闪石的含量显著增加;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重矿物仍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同时绿帘石含量明显增加,角闪石含量相应降低.七个泉-红柳泉地区(B区)物源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双方向的控制,重矿物以绿帘石、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为主.绿草滩-东柴山-昆北地区(C区)物源主要来自祁漫塔格-东昆仑山方向,古近纪时期,其重矿物以锆石和钛的氧化物为主,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石榴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跃进-油砂山地区(D区)重矿物组合显示明显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多个方向.柴西南新生代物源体系的演化指示,阿尔金山在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地形起伏不大,物源区以低洼丘陵地貌为特征,中晚始新世时期,阿尔金山开始快速隆升,并导致A区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含量的增加.阿尔金断裂古近纪时期走滑速率缓慢,走滑位移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以来,走滑速率显著增大,走滑位移量超过300 km.祁漫塔格-东昆仑断裂带古近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祁漫塔格山地形起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开始活跃并导致了祁漫塔格山的强烈隆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