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皖南谭山岩体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引用本文:高 冉,闫 峻,李全忠,刘晓强,王思诺.皖南谭山岩体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J].高校地质学报,2017,23(2):227.
作者姓名:高 冉  闫 峻  李全忠  刘晓强  王思诺
摘    要:皖南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岩浆岩,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年龄分别为152~136 Ma和136~122 Ma。谭山岩体是其中一个出露面积较大的复式岩体,主要发育两个侵入期次,分别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28.5±1.7~126.7±1.7 Ma,而钾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28.2±1.6 Ma,均为晚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谭山岩体两种类型的岩性均表现出富碱、富铁、高Ga/Al比值、强烈亏损Ba、Sr,并具显著的Eu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两类岩石中锆石具有相似的Hf-O同位素组成,ε_(Hf)(t)值变化范围介于-8.04~-2.47之间,δ~(18)O值介于8.2‰~9.6‰之间,Hf-O同位素组成与下扬子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地体中的锆石Hf-O同位素变化范围基本一致,指示谭山岩体的岩浆起源于高温低压环境,主体为下扬子中元古代增生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合,指示本地区在燕山期晚阶段岩浆作用期间处在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

关 键 词:锆石  Hf-O同位素  岩浆岩  成因  皖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