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引用本文:付绍洪,顾雪祥,等.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4):422-427.
作者姓名:付绍洪  顾雪祥
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    要: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而晶形完整和晶产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含有显微-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变化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关 键 词:金矿床  载金矿物  成因  四川  沉积成岩期  黄铁矿  热液成矿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