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中硫化物相金含量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岳可芬,赫英.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中硫化物相金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8,38(1):78-86.
作者姓名:岳可芬  赫英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37205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4B27)资助
摘    要:分析了中国东部8个地区59件新生代地幔岩包体的金含量, 并分析了相应地区85件地幔岩硫化物相的金含量, 结合文献共报道了130件硫化物相的金含量. 将两种金含量进行比较, 发现地幔岩包体全岩金含量通常为10-9~10-8, 而一些地幔岩包体硫化物中Au含量可达10-4~10-2, 是全岩的数十万倍, 证实地幔岩中Au主要赋存于地幔硫化物相中. 将两种金含量分布进行比较, 发现空间上地幔岩包体全岩和地幔岩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分布都是不均一的, 但二者金含量分布变化规律相一致, 即地幔岩包体中Au含量高的地区, 地幔岩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也高. 除海南岛外, 位于华北地台南北缘的山东临朐、昌乐和河北汉诺坝地幔岩包体全岩和包体硫化物相中金含量分布均较高, 与冀北西部和山东胶东半岛的金矿集中区有对应关系, 反映地幔的高金含量可能为相应地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古老的华北地台原始地幔曾有富金的物质基础, 经后期地幔事件后仍富金, 说明后期地幔事件(如减薄、去根、底侵、拆沉、置换、交代等)及有关的富CO2含金地幔流体对金活化、富集和转移直到成矿作用是在先期岩石圈地幔的物质基础上发生的.

关 键 词:地幔岩包体  硫化物相  金含量  金矿集中区
收稿时间:2007-06-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