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周一博,柳广弟,刘庆顺,何恒,钟佳倚,王丽萍.酒泉盆地营尔凹陷异常高压形成机理[J].地质科技情报,2012(4):44-49.
作者姓名:周一博  柳广弟  刘庆顺  何恒  钟佳倚  王丽萍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玉门油田科研项目“营尔凹陷油气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Y2010JF8-06)
摘    要: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砂泥岩普遍发育超压。通过对地层压实特征、黏土矿物转化及有机质演化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凹陷超压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①营尔凹陷纵向上发育常压带、浅层超压带、过渡带和深层超压带4个压力带,超压带内具有明显的泥岩密度降低、电阻率减小和声波时差增大的欠压实特征,表明不均衡压实作用是形成该区超压的主要原因;②凹陷内发育3个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对应于浅层超压带,第二迅速转化带对应于深层超压带,反映黏土矿物转化与凹陷超压有一定的联系;③深层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镜质体反射率Ro>0.6%),与浅层超压带相比,生烃作用对深层超压带的超压贡献更大。由此认为,营尔凹陷的下白垩统地层超压是不均衡压实作用、黏土矿物脱水作用和生烃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并且隆起带和洼陷带的成因机理有所差异。

关 键 词:营尔凹陷  超压  不均衡压实作用  黏土矿物转化  生烃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