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天然氚示踪研究乌江渡水电站深部岩溶的渗漏特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    要:水文地质最常用的手段,包括水文动态观测,抽水实验及水化学分析等,为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但一些水文地质问题,例如地下水的成因、年龄,补给区的确定,各种水体的水力联系,岩溶地区的坝基渗漏等与国民经济直接有关的问题,有时难以用常规的水文地质方法解决。六十年代起,国外开始利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地下水运动,比经典水文地质中应用的其它示踪技术优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氚(~3H)是氢的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也是热核武器释放的放射性核类之一,半衰期为12.3年。利用天然水中氚的分布,可以得到地下水补给时间信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