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海相二叠—三叠纪界线层基本特征及两纪界线的选择
引用本文:龙家荣.贵州海相二叠—三叠纪界线层基本特征及两纪界线的选择[J].贵州地质,1990,7(4):293-302.
作者姓名:龙家荣
作者单位:贵州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摘    要:本文基于丰富的实际材料,讨论二叠—三叠纪界线层基本特征及两系界线位置。提出华南长兴阶与苏联外高加索多拉萨姆阶为晚二叠世晚期同时异相地层单位。其标志化石Pseu-dotirolites和Paratiroliles均为二叠纪最高菊石带代表。在贵州,其上存在以Hypophiceras-Otoceras-Anchignathodus和以Ophiceras-Claraia wangi-Isarcicella isarcica为代表的两个生物层序,分别为国际格里斯巴赫早期和晚期的标志。贵州和华南的P—T过渡层,具独自岩相、生物及物、化特征,是两纪间沉积环境连续过渡—骤变之产物。按岩相,其底为两个沉积单元急变转折处;按化石,为两纪生物分界线;按物、化异常,为事件发生的位置。因些,过渡层是岩石、生物、事件三者重合标志,其底为二叠—三叠系界线最佳位置。

关 键 词:二叠纪  三叠纪  地层界线  海相  贵州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