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细浸染型金矿中原生矿石向氧化矿石转化机理探讨
引用本文:刘显凡,倪师军,金景福,卢秋霞,张兴春.微细浸染型金矿中原生矿石向氧化矿石转化机理探讨[J].地质学报,1998,72(3).
作者姓名:刘显凡  倪师军  金景福  卢秋霞  张兴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室 贵阳,550002,610059,610059,610059,贵阳,550002
摘    要: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微细浸染型金矿原生矿石中的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和粘土矿物中,氧化矿石中的金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和粘土矿物中,而目前该类型金矿的开采和选冶对象主要限于氧化矿石,原生矿石的工业开发尚未解决,涉及到原生矿石向氧化矿石的转化研究,前人的工作主要限于硫化物的氧化转变,本文则重点探讨了粘土矿物在表生氧化过程中的转化问题。 已有研究资料确认,原生矿石中的金主要以微包裹金形式存在,而微包裹金主要是纳米状态的自然金,部分甚至是富含纳米微粒自然金的黄铁矿微包裹体,并且这种富金的黄铁矿微粒又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所以,原生矿石中的金难以活化提取。 粘土矿物的层间域空隙大,并较之其它矿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不同粘土矿物,其层间域具有不等量的层电荷,一般由绢云母—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其所具有的负价层电荷量由大到小,相应结构对微包裹容纳的强度和能力由大到小。据此,通过实验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中水云母、伊利石和蒙脱石的平均化学成分的晶体化学式计算,建立了表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