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根据环境地震噪声和远震瑞雷波分析得到的台湾海峡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引用本文:黄有志,;姚华建,;吴大铭,;梁文宗,;黄柏寿,;林正洪,;温国梁,;李万金,;吕春来.根据环境地震噪声和远震瑞雷波分析得到的台湾海峡地壳和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J].世界地震译丛,2014(4):46-65.
作者姓名:黄有志  ;姚华建  ;吴大铭  ;梁文宗  ;黄柏寿  ;林正洪  ;温国梁  ;李万金  ;吕春来
作者单位:[1]不详; [2]云南省地震局个旧地震台
摘    要:虽然台湾西部的造山运动逐渐减弱,但台湾海峡的确还发生大、小地震。主要由于后勤原因,以前的研究基本没触及该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地壳构造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可能提供造山运动之前原始台湾的线索。通过将使用台站对从环境地震噪声提取的时域经验格林函数(TDEGF)与传统面波双台法(TS)相结合,我们能构建出5~120s之间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使用台湾和海峡两岸的台湾宽频带地震台阵(BATS)的台站,我们能够获得该地区不同地方的平均一维Vs结构。如预期所料,结果显示在地壳上部15km内有显著的剪切波速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上地壳和台湾岛西南海域上地壳分别出现最高Vs和最低Vs,它们相差约0.6~1.1km/s。对于海峡的不同地方,海峡中部上地壳Vs结构比北部和南部低约0.1~0.2km/s。台湾海峡地下的上地幔Vs结构(莫霍面-150km)比AK135模型低约0.1~0.3km/s。整体地壳厚度约为30km,比台湾岛下的地壳厚度更薄且变化更小。使用水深超过1000m海域中的短周期频散数据反演地震波速度结构除大陆架外还应将水层考虑进去。

关 键 词:S波速度结构  地壳和上地幔  台湾海峡  环境地震噪声  面波双台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