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东北部混合层深度对热带气旋海鸥和凤凰的响应
摘    要:利用Argo浮标和多源卫星遥感获取的温度、盐度剖面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风场等数据,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Ⅱ,NCEPⅡ)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海东北部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对2014年9月中下旬相继过境的热带气旋"海鸥"(台风)和"凤凰"(热带风暴)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海鸥"和"凤凰"过境时的"风泵"作用,海-气界面向上进入大气的最大净热通量由170W·m~(–2)升高至400W·m~(–2),引起SST最大降温达到3.02℃。在时间尺度上,后续的"凤凰"使"海鸥"引发的"冷迹"持续超过10天,出现SST降温的"叠加效应"。"海鸥"过境1天后,其"冷迹"MLD从23m加深至50m;而"凤凰"过境8h后,风应力驱动的离岸埃克曼输送引发了沿岸上升流,导致台湾西南部近岸海域MLD从31m加深至91m。热带气旋过境后,在混合层内,剖面盐度迟于剖面温度达到充分均匀,且盐度恢复快于温度,揭示混合层响应的"时滞效应"。在空间分布上,MLD与SST在两个热带气旋路径右侧(沿其移动方向)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左侧,而"冷迹"内MLD的不均匀加深,甚至变浅,可能揭示了下层冷水因埃克曼抽吸在上升流与下降流之间转换而被抬升到不同高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