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近-现代地图的传承脉络探究
摘    要:本文探究中国古-近-现代地图的传承和发展脉络,有地图制图技术传承和地图数据资料传承两重含义。中国古代地图学对近代地图学影响最大的是"计里画方"技术、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唐代贾耽的制图方法和作品、宋代沈括的二十四位向和"制图七法"、元代朱思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地图作品5项成果。明代地图制图的传承和发展有3个分支(传承线),即传统疆域和全国地图制图、航海图和海防图、引入西方制图技术后的近代地图萌芽;清代地图学的传承和发展的5个分支(传承线),即皇家主导的全国地图制图、民间自发的全国地图制图、世界地图制图、海洋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民国时期的地图制图传承和发展的6个分支(传承线),即私营出版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航海和航道地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地形图制图、军事地图制图。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对当今的地图学而言,有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也有一定的信息承载价值,但在利用上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出适合的地图再利用模式;从地图表现形式来看,现代地图学似乎有"仿古"的趋势,但这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螺旋式上升,代表了从古代地图到现代地图传承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式升华。


Research on the Heritage Sequence of Chinese Ancient,Near-modern and Modern Cartograph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信息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信息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