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汶川Ms 8.0级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刘巧霞,朱介寿,曹俊兴,杨海波,赵亮,田仁飞.汶川Ms 8.0级地震余震重新定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0,30(4).
作者姓名:刘巧霞  朱介寿  曹俊兴  杨海波  赵亮  田仁飞
作者单位:1.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59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苇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摘    要:对南四川台网提供的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地震观测报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中挑选出了2957次地震事件用于地震定位研究.然后,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汶川Ms 8.0级地震及挑选出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2678个地震的震源位置,重新定位后走时均方根残差由重新定位前的1.01s降到了0.20s,水平和垂直方向标准差分别为±0.85km和±1.3km.余震震中沿走向分布的总长度约为350km,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20km,平均震源深度为11.4km.文章结合地表考察破裂、震源机制解等研究结果,对余震空间分布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段和讨论,提出以下3点认识:1)余震震中沿主破裂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段活动特征,根据余震空间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可推测断层运动方式由一开始的逆冲为主,经过渡段最终转换为以右旋走滑为主;2)沿小鱼洞-棉篪-理县和青川-文县方向延伸的北西向余震带存在两个与龙门山构造带走向近似垂直的捩断层;3)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水观乡以北),存在一个斜跨北川-映秀断裂和青川-平武断裂的隐伏断层,并且该隐伏断层参与了北段余震的发震过程.

关 键 词:汶川Ms8.0地震  余震重新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余震空间分布特征

RELOCATION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AFTERSHOCK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Liu Qiaoxia,Zhu Jieshou,Cao Junxing,Yang Haibo,Zhao Liang,Tian Renfei.RELOCATION OF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AFTERSHOCK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J].Quaternary Sciences,2010,30(4).
Authors:Liu Qiaoxia  Zhu Jieshou  Cao Junxing  Yang Haibo  Zhao Liang  Tian Renf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