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边坝地区辉绿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引用本文:朱国宝,杨剑红.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边坝地区辉绿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J].四川地质学报,2022(S2):8-13.
作者姓名:朱国宝  杨剑红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摘    要:藏南边坝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岩带,见呈岩墙群状广泛分布的辉绿岩脉,辉绿岩侵位于侏罗系地层中,普遍发育蚀变特征。辉绿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分异指数平均值30.66,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较弱—中等,过铝指数(A/CNK)平均约0.64,属于偏铝质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弱富集,原始岩浆岩中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不明显,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曲线平缓并整体右倾,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指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不甚显著性,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富集,Sr、K弱亏损,高场强元素Nb具弱亏损,可能具有壳源物质混染作用。辉绿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反映了新特提斯洋扩展阶段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与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裂谷有关。

关 键 词:边坝地区  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带  辉绿岩岩墙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