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 U-Pb年代学的证据
引用本文:孙雨,裴先治,丁仨平,李瑞保,冯建赟,张亚峰,李佐臣,陈有炘,张晓飞,陈国超.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 U-Pb年代学的证据[J].地质学报,2009,83(7):1000-1010.
作者姓名:孙雨  裴先治  丁仨平  李瑞保  冯建赟  张亚峰  李佐臣  陈有炘  张晓飞  陈国超
作者单位: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地质调查基金项目(编号中铝基金200801)资助的成果 
摘    要:东昆仑造山带东部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了较多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及LAICPMS锆石 UPb定年,得到寄主岩形成年龄为(255.3±3.6)Ma,暗色包体形成时代为(252.9±2.5)Ma,二者年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了暗色微粒包体为捕虏体或源区难熔残余物质的可能性,也排除了花岗质岩浆固结后基性岩浆侵入的可能性。这一结果从年代学的角度证明了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是晚二叠世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是混合时的酸性端员,而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则是岩浆混合时未混合完全的残余基性部分。晚二叠世时,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在区域挤压应力环境下发生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壳幔物质相互混合,形成岩浆混合花岗质的岩浆房并向上侵入形成哈拉尕吐岩体。

关 键 词:东昆仑  岩浆混合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收稿时间:2009/3/19 0:00:00
修稿时间:5/5/2009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