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光照技术的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量化研究
引用本文:邓华锋,冯云杰,李建林,王文东,李冠野,齐豫.基于光照技术的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量化研究[J].岩土力学,2023(S1):63-72.
作者姓名:邓华锋  冯云杰  李建林  王文东  李冠野  齐豫
作者单位:1.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U22A20600,No.U2034203,No.5197921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No.2020CFA049)~~;
摘    要:结构面的有效受剪区域直接影响其抗剪性能,在以往结构面粗糙度和接触状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的形貌特征扫描和光照技术,对配称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的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光源照射下,结构面上的光亮部分较好地反映了剪切过程中的有效受剪区域,对不同入射角下三维光亮面积百分比(BAP3D)的值进行了统计,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结构面三维光亮面积百分比(BAP3D)整体呈近似S型的增长趋势;(2)将结构面有效受剪区域面积与结构面总面积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受剪系数(JEC),结合Patton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确定了光源最佳入射角度φB=90°–(φb+i)(φb为结构面基本摩擦角,i为结构面平均起伏角),此时,光亮区域面积和实际有效受剪面积一致,对应BAP3D即为所求的结构面有效受剪系数;(3)考虑有效受剪系数,对Barton剪切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修正的结构面剪切力学模型,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关 键 词:结构面  光照技术  最佳入射角  有效受剪区域  有效受剪系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