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
引用本文:焦卫国,庹斌,张松,贺明卫,林长松,刘振男.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J].岩土力学,2023(S1):539-547.
作者姓名:焦卫国  庹斌  张松  贺明卫  林长松  刘振男
作者单位:1. 贵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3. 贵州理工学院乡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069005,No.52268053);
摘    要: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足尺极端降水试验,验证了覆盖层在极端偶然降水事件下的防渗储水性能。耦合气候条件开展了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鉴别筛选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诱发渗漏的高危气象段,揭示了高危易渗气候段引发渗漏的气象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4-11月降水多,12月-次年4月降水少,冬干夏湿,雨-热同期,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的存储-释放。(2)西北非湿润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量阈值在56.1~118.5mm之间,现场覆盖层极端降水试验累计降水量194.85 mm,土层存储量148.22 mm。在该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条件下毛细阻滞覆盖层能满足防渗标准。(3)长期服役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8-11月是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高危易渗气象段,11-12月次之,1-7月渗漏可能最低。该气候区土质覆盖层防渗设计和填埋场运营-管理-维护工作中,8-11月为关键气象段,建议进行重点校核...

关 键 词:填埋场  毛细阻滞覆盖层  长期服役  极端降水  防渗设计  易渗气象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