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叶城“7·6”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与形成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曾庆利,尚彦军,胡桂胜,杨长德,李坤,杨鹏,薛鑫宇.新疆叶城“7·6”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与形成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6,24(6):1145-1156.
作者姓名:曾庆利  尚彦军  胡桂胜  杨长德  李坤  杨鹏  薛鑫宇
作者单位:①.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40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9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66017
摘    要:2016年7月6日晨0时40分左右,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克亚乡六村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访问和遥感解译方法,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气象条件着手,分析了滑坡特征与成因,泥石流形成条件、灾害链过程与致灾机理,并对未来本区滑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场调查表明:(1)位于西昆仑山北坡中高山区的六村与七村毗邻区域,在6日凌晨发生的大暴雨,触发了38处群发性浅层黄土滑坡,属蠕滑-拉裂机制,且部分大滑坡表现为远程滑坡-泥流特征;(2)这些滑坡体堆积在“V”形沟谷中形成堰塞坝,其中六村上游发育15处滑坡和2个滑坡堰塞坝,在持续降水和小型沟谷泥石流的作用下,滑坡坝发生串联式溃决而形成堵溃型泥石流,冲毁六村居民区和道路;(3)同时,该毗邻区域两侧存在超过227处的黄土滑坡变形体,未来在区域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条件下,强降雨的极端气候事件会增多,若遭遇强降雨,研究区仍然会爆发滑坡-堰塞坝-溃决泥石流模式的灾害,其规模可能比“7·6”事件还大。建议深化本区浅层黄土滑坡变形机理、临界雨量及泥流运动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加强滑坡泥石流的监测和预测研究。

关 键 词:黄土滑坡    堵溃型泥石流    远程滑坡泥流    地质灾害链    西昆仑山
收稿时间:2016-09-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