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圳海域红色赤潮藻赤潮在线监测数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马方方,郭翔宇,徐丽君,桓清柳.深圳海域红色赤潮藻赤潮在线监测数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海洋技术,2018(4).
作者姓名:马方方  郭翔宇  徐丽君  桓清柳
作者单位: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摘    要:对2016年深圳大鹏湾海域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赤潮过程的浮标数据进行分析,赤潮期间叶绿素a最高达到123.0μg/L,DO和pH在赤潮期间显著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19.78 mg/L和8.78;赤潮期间水温相对较低,变化范围为14.48~20.34℃。本次赤潮始发于盐田至大梅沙附近海域,并随潮流扩散至其他海域,前期水温升高对赤潮起到了促进作用,2016年2月营养盐(特别是氨氮)突然升高是本次赤潮的直接诱因。结合广东省近10年的赤潮发生情况,发现红色赤潮藻近几年已成为深圳及广东省海域的赤潮优势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