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口低氧区的成因及过程
引用本文:刘贲,张霄宇,曾江宁,杜文.长江口低氧区的成因及过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1).
作者姓名:刘贲  张霄宇  曾江宁  杜文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摘    要:长江口已成为世界低氧海域的一个代表性区域。近年来长江口低氧区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强度不断加剧。对该低氧区的表现特征、形成机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做系统的分析和综述,并结合世界多处典型低氧区开展对比分析,认为长江口低氧区域在地理学、海洋学上均不同于波罗的海、黑海以及东京湾等区域的低氧区,是全球低氧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案例。该区域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丰富海洋生态学研究范畴。通过综合地球化学、生态学、物理海洋学等多学科方法和技术手段,发展低氧生态学,为研究海洋低氧现象的形成机制和生态效应,以及开展防治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