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晚第四纪以来陆源沉积物搬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 |
| |
引用本文: | 黄晓璇, 王汝建, 肖文申, 章陶亮. 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晚第四纪以来陆源沉积物搬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38(2): 52-62.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8.02.005 |
| |
作者姓名: | 黄晓璇 王汝建 肖文申 章陶亮 |
|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建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西北冰洋筏冰输运和表层洋流演变历史”(41776187);南北极专项“2017年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CHINARE2017-03-02) |
| |
摘 要: | 通过对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的ARC7-P12岩心的沉积物颜色旋回、XRF-Ca和Mn元素相对含量,有孔虫丰度,粗组分含量,粒度组成及其端元的综合分析,并与该地区其他沉积物岩心对比,将ARC7-P12岩心划分为深海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s, MIS)5期以来的沉积序列。该岩心的粒度端元分析结果显示,该岩心峰态中值2和9 μm组分的端元分别代表由雾状层和底流搬运的沉积物; 峰态中值为30以及110μm组分的端元代表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的沉积物。 MIS 5以来的冰消期和间冰期,由于海冰和冰山融化以及海域开阔,沉积物主要由海冰以及冰山搬运,粗组分含量显著升高。冰期由于海冰覆盖,冰盖的生长和阻挡,以及表层洋流减弱,底流和雾状层搬运相对增强,细颗粒沉积物增加。
|
关 键 词: | 陆源沉积物 粒度端元分析 搬运机制 西北冰洋 楚科奇海台 |
收稿时间: | 2018-01-26 |
修稿时间: | 2018-03-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