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南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机理
引用本文:韩月卿,张军涛,潘磊,李慧莉,刘光祥,李让彬,武重阳,郝运轻,何治亮,黄振凯.川东南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机理[J].地学前缘,2023(6):45-56.
作者姓名:韩月卿  张军涛  潘磊  李慧莉  刘光祥  李让彬  武重阳  郝运轻  何治亮  黄振凯
作者单位: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4.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项目(U19B6003)”;
摘    要: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获得了油气突破,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化机理不明确,难以预测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规律。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事件,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川东南茅口组白云岩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泥-粉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次之;綦江地区主要发育层状细-中晶白云岩,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晶,多具有雾心亮边结构和明显的颗粒幻影,阴极发光下晶体内部呈棕色-红色,由内向外过渡为暗红色,细-中晶白云石的δ18OV-PDB、δ13CV-PDB87Sr/86Sr值均表明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海水,白云石可能为浅埋藏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生成,后期经历重结晶或海源流体的热调整改造;泰来地区主要发育斑块状泥-粉晶、细-中晶白云岩以及裂缝内充填的白云石胶结物,原始岩石较致密,晶粒结构不明显,白云石胶结物以具波状消光的鞍形白云石为主,阴极发光下可见多期环带状特...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茅口组  白云岩  成因机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