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断陷型煤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
引用本文:李思田 ,李宝芳 ,杨士恭 ,黄家福 ,李祯.中国东北部晚中生代断陷型煤盆地的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1982(3).
作者姓名:李思田  李宝芳  杨士恭  黄家福  李祯
摘    要: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广大地区中,已发现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煤盆地有数十个之多,盆地都属断陷类型,聚煤量丰富,以含有巨厚煤层为特征,煤层累计厚度有超过240米者,著名的有阜新、霍林河、元宝山、平庄、伊敏、扎赉诺尔、铁法和胜利等煤盆地。这些盆地的沉积、构造和含煤性很有特色并有共性,作者选择了典型盆地从盆地的几何形态和构造格架、沉积序列、地层格架、沉积相的组成和空间配置以及聚煤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与区域内同类型盆地和我国一些现代断陷湖盆做了广泛对比,试图概括此类盆地的沉积模式和构造演化特征,以用于新区预测和勘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