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甘青复理石盆地地壳结构与演化
引用本文:杨文采.川甘青复理石盆地地壳结构与演化[J].地质学报,2008,82(1):1169-1177.
作者姓名:杨文采
作者单位: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6CB701402-05)资助的成果
摘    要::本文讨论川甘青复理石盆地的地质概况、地壳属性、形成机制和资源前景。这个地区是中央造山带 中未发生陆陆碰撞的构造单元,包括甘南、青海东及川西北的倒三角形地区,过去称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波 速结构的特点包括:①上地壳分两层,上层的波速较低的沉积岩层,厚度可达7km,波速小于6.0km/s;下层为结晶 基底,波速6.0~6.2km/s。②中地壳为正常波速,但厚度较大,可达20km 以上。③下地壳波速从6.6km/s随深度 上升到7.3km/s,厚度亦增加到20km 以上。上述特点的产生与复理石盆地形成时洋壳的俯冲有关。构造演化可 分四个阶段,①洋壳俯冲阶段;②深水浊流沉积及等深流沉积阶段;③ 陆坡凸起沉积加剧阶段;④ 古特提斯洋封闭 以后,地壳推挤成高原阶段。川甘青复理石盆地也许是中国大陆浅层油气勘探的最后希望。在盆地边部及西秦岭 西延余脉,有良好的金矿资源开发前景。

关 键 词:复理石盆地  川甘青  地壳波速结构  构造演化  资源
收稿时间:2007-09-28
修稿时间:2007-12-03

crust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ichuan-gansu-qinghai flysch basin
yang wencai.crust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ichuan-gansu-qinghai flysch basi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82(1):1169-1177.
Authors:yang wencai
Abstract:
Keywords:element geochemistry  rencent oceanic red clay  CORB  enrichment factor  productiv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