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燕辽裂陷槽基底陆壳生长事件——来自长城系碎屑锆石U- 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
引用本文:李文奇,刘汇川,刘小平,于志琪,王艺壬,王莹莹.燕辽裂陷槽基底陆壳生长事件——来自长城系碎屑锆石U- 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J].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5-2024030005.
作者姓名:李文奇  刘汇川  刘小平  于志琪  王艺壬  王莹莹
作者单位: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磷酸盐矿物原位U- Pb测定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项目(编号:2021DQ02- 0103)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放基金课题(编号:2022- KFKT- 07)的成果
摘    要: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本文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据,探讨长城系地层沉积年龄、碎屑锆石沉积源区和地壳生长事件等科学问题。同位素年龄将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年龄约束为1680 Ma,代表着燕辽裂陷槽的开启时间。燕辽裂陷槽长城系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显示为2. 7~2. 5 Ga和2. 2~1. 9 Ga两个阶段,Hf同位素εHf(t)表现为高的正值区间0. 1~34. 6。通过对比长城系碎屑锆石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U- Pb定年、Lu—Hf同位素εHf(t)和TDM2模式年龄数据,推测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物源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结合碎屑锆石U- Pb定年、εHf(t)值和TDM2模式年龄数据,我们认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中元古代前地壳生长有3个峰值,分别为2. 7~2. 5 Ga,2. 2~1. 9 Ga和1. 7~1. 6 Ga。

关 键 词:燕辽裂陷槽  长城系  长城群  碎屑锆石  U-  Pb年龄    Lu—Hf  同位素  陆壳生长
收稿时间:2023/7/19 0:00:00
修稿时间:2023/11/1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