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风化剥蚀与东亚季风演化在南海中的记录
引用本文:刘志飞,Franck Bassinot,Giuseppe Siani.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风化剥蚀与东亚季风演化在南海中的记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24(1):30-38.
作者姓名:刘志飞  Franck Bassinot  Giuseppe Siani
作者单位:1.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2. FRE 2566,Universitede Paris Ⅺ,91405,Orsay,France
3. UMR PBDS du CNRS,Universite de Lille I,59655 Villeneuve d'Ascq,France
4. Laboratorire des Sciences du Climat et de l'Environnement,Laboratoire mixte CNRS-CEA,91198 Gif-sur-Yvette,Fra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02010、40321603和40331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0078500)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资助项目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项目(03QE14051)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3-SW 220)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实验室资助项目(BYH03A08)
摘    要:通过南海西南部湄公河口MD01—2393孔和MD97—2150孔的高分辨率粘土矿物和粒度分析,及铷、锶、钕同位素分析,揭示出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190ka以来的风化剥蚀和东亚季风演化历史。铷、锶、钕同位素研究证实这两个孔的陆源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湄公河流域的直接输入。蒙脱石/(伊利石 绿泥石)值和蒙脱石/高岭石值指示了化学风化历史,而陆源碎屑颗粒的粒径比值2.5~6.5μm/15~55μm则指示了湄公河沉积物的供给能力。相对高的比值发生在间冰期,表明强盛的夏季风降雨和减弱的冬季风环流;相对低的比值对应于冰期,表明强盛的冬季风和减弱的夏季风,揭示出东亚季风气候驱动的风化剥蚀演化历史。东亚季风演化的强弱与北半球夏季日射量基本呈线性关系,表明东亚季风演化的天文驱动机制。

关 键 词:东亚季风  晚第四纪  冬季风  钕同位素  夏季风  南海  盆地  湄公河流域  供给能力  西南部
文章编号:1007-2802(2005)01-0030-09
修稿时间:2004年10月18

Late Quaternary Weathering and Erosio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Mekong Basin and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
Keywords:clay minerals  grain size  East Asian monsoon  Late Quaternary  Tibetan Plateau  Mekong River  South China Se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