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下辽河平原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左锐,谷鹏,滕彦国,王强,王金生,王膑.下辽河平原高氟地下水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0(3):135-141.
作者姓名:左锐  谷鹏  滕彦国  王强  王金生  王膑
摘    要:以下辽河平原为研究区,共布设地下水取样点182个。样品组分分析显示区内局地氟离子超标现象严重。通过空间变异性分析,确定区内氟离子空间分布呈指数模型,受区域上中大尺度结构影响的变异较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通过水化学分析,区内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弱碱性条件、高重碳酸根型地下水中,在平原区与铅离子不呈比例关系。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影响水化学类型的3个公因子,F1为蒸发浓缩因子,F2为p H及化肥污染因子,F3为重碳酸根及氟自然地质环境污染因子,分析确定区内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主要是平原区北部、大小凌河扇区富氟岩石的溶滤作用,通过迁移富集,在新民、凌海地区分布较高;蒸发浓缩及农业面源污染对高氟地下水作用不明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