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下红层对比之古鱼类化石证据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山显任,赵文金,林翔鸿,陈阳,李强,朱敏,盖志琨.中国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下红层对比之古鱼类化石证据北大核心CSCD[J].地层学杂志,2022(2):138-153.
作者姓名:山显任  赵文金  林翔鸿  陈阳  李强  朱敏  盖志琨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00044;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100044;3.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4.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400042;5.曲靖师范学院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655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006、4207202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QYZDB-SSW-DQC040);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W02070206);云南省科技厅张弥曼院士工作站共同资助。
摘    要:本文依据近年来在江西武宁清水组及安徽宁国唐家坞组中新发现的含鱼层位,结合古鱼类形态学与系统学研究结果,对中国含志留纪早期鱼化石的主要层位进行梳理,认为:(1)浙西北地区产曙鱼科和修水鱼科化石的地层为唐家坞组,属于下红层,而非上红层茅山组;(2)皖东南地区产大庸鱼科化石的地层为唐家坞组,属于下红层;(3)依据所产的大庸鱼科、汉阳鱼科、古木鱼科等原始盔甲鱼类化石,苏皖地区侯家塘组属于下红层;(4)根据古鱼类化石,华南的溶溪组、清水组、唐家坞组、侯家塘组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塔埃尔塔格组可以直接对比,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基于古鱼类化石新认识,本文修订了产于湖南下红层中的温塘鱼类化石组合,该组合主要以盔甲鱼亚纲中的基干盔甲鱼类(汉阳鱼科、修水鱼科、大庸鱼科)、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曙鱼科)、最原始的多鳃鱼类(古木鱼科)与软骨鱼类中的中华棘鱼类的出现与繁盛为特征。

关 键 词:志留纪  下红层  盔甲鱼类  中华棘鱼类  生物地层对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