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
引用本文:钟大康,;朱筱敏,;王红军.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科学D辑,2008(Z1).
作者姓名:钟大康  ;朱筱敏  ;王红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102249(钟大康,朱筱敏),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3(王红军)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1CB209100;2006CB202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094)资助
摘    要:系统研究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盆地类型不同时代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表明: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分布于3000~6000m深度,时代跨越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形成于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以及河流、滨浅湖、深-半深湖重力流水道和浊积扇以及部分滨岸环境,古生界滨岸环境形成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中新生界三角洲、河流、滨浅湖及重力流环境形成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孔隙度大多超过10%,渗透率一般大于10×10?3μm2.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与深部的溶蚀作用、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热循环对流、膏盐效应、砂泥岩互层状况等因素有关.其中深部溶蚀作用、早期长期浅埋晚期短期快速深埋、异常高压以及烃类的早期充注是形成中国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的形成受其所处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温、沉积条件、溶蚀作用、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和古地温从宏观上控制了储层的演化,沉积条件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前提和基础,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直接原因,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早期烃类注入、砂泥岩互层状况等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次要因...

关 键 词:深层  优质碎屑岩储层  特征  形成机理  控制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