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SPOT-VGT数据的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特征——以淮河流域为例
引用本文:王情,刘雪华,吕宝磊.基于SPOT-VGT数据的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特征——以淮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270-277.
作者姓名:王情  刘雪华  吕宝磊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教研所,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2012-ZD-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0011)
摘    要:为探明近10多年来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动态变化及其空间格局,本研究基于SPOT-VGT的NDVI数据和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设计植被动态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1999-2007年淮河流域植被变化的时空格局,包括年内各月变化规律、年际变化趋势、不同景观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①SPOT-VGT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建模工具,可以较好的计算和分析流域尺度的植被状况时空格局;②淮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71.33%)在1999-2007年NDVI有显著增加趋势,表明流域整体植被覆盖明显改善;③淮河流域NDVI年内变化曲线呈双峰型,4月份和8月份分别出现波峰,8月波峰高于4月;④淮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空间差异显著,NDVI多年平均值的空间格局为:平原地区较高,淮河干流北岸高于南岸;山丘区差异较大,大别山区植被指数最高,沂蒙山区植被指数最低,水土流失风险较高;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植被指数低;⑤不同景观类型的NDVI多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的平均值增长趋势显著且较为平稳.滩地在波动中有小幅度增长;沼泽地波动幅度最大.本研究可为淮河流域森林保育、水土流失防治等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SPOT-VGT  GIS空间分析  植被动态  NDVI  空间格局  淮河流域

Dynamic chang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vegetation cover in a river basin based on SPOT-VGT data:A case study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ANG Qing,LIU Xuehua,LV Baolei.Dynamic chang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vegetation cover in a river basin based on SPOT-VGT data:A case study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3,32(2):270-277.
Authors:WANG Qing  LIU Xuehua  LV Baolei
Institu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