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温室背景下陆相抚顺盆地始新世西露天组古气候演化
引用本文:白悦悦,王灼,孙平昌,李元吉.温室背景下陆相抚顺盆地始新世西露天组古气候演化[J].地球学报,2022,43(6):917-924.
作者姓名:白悦悦  王灼  孙平昌  李元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省油页岩与共生能源矿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 DD2022164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 JKY202012; YWFBC201801)
摘    要: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和始新世后期变冷的古气候事件是目前沉积学和古气候学研究的热点, 但相关研究在陆相地层中较少涉及。前人对抚顺盆地始新世一系列极热事件进行了识别和成因研究, 但针对始新世后期开始变冷的古气候波动状况尚未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采用了古气候参数磁化率和色度对抚顺盆地始新世西露天组(晚始新世)古气候的波动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高精度磁化率和色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垂向演化规律对比发现, 西露天组沉积记录具有高的频率磁化率(12.58%~39.63%)、中高色度a*值(5.6%左右)和中高色度b*值(9.1%左右), 且这些数值均与古气温具有很好的对应性, 鉴于此, 这两种参数可以作为始新世陆相古气候演化研究的有效手段。抚顺盆地西露天组自底部到顶部, 频率磁化率呈由高值到低值缓慢下降的趋势, 色度a*值和b*值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这些均显示了抚顺盆地始新世整体温室气候背景下的降温过程。本次对晚始新世古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的认识, 联合前人在早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的研究成果, 可以共同为东亚地区完整的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素材。

关 键 词:抚顺盆地    西露天组    热事件    始新世古气候

Paleoclimate Evolution of the Eocene Xiloutian Form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Fushun Basin in the Warm House Background
BAI Yue-yue,WANG Zhuo,SUN Ping-chang,LI Yuan-ji.Paleoclimate Evolution of the Eocene Xiloutian Form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Fushun Basin in the Warm House Background[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22,43(6):917-924.
Authors:BAI Yue-yue  WANG Zhuo  SUN Ping-chang  LI Yuan-ji
Institution:China Deep Exploratio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for Oil Shale and Paragenetic Minerals of Jili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Fushun Basin  Xiloutian Formation  Extreme Hot events  Eocene paleoclimate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