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准噶尔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中奥陶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
引用本文:纵瑞文,王仔章,龚一鸣,王国灿,肖龙,王志宏,范若颖.西准噶尔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中奥陶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10):2238-2246.
作者姓名:纵瑞文  王仔章  龚一鸣  王国灿  肖龙  王志宏  范若颖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新疆1:25万铁厂沟镇幅(L45C002001)与克拉玛依市幅(L45C003001)区调修测项目(编号:121201112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2252,4129026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0145110012)资助
摘    要: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山南侧,由基性岩、超基性岩、硅质岩、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均呈断片形式产出.首次在硅质岩岩片中发现了丰富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化石,放射虫共2科6属(包括1未定属种):Inaniguttid gen.et sp.Indet.,Inanigutta sp.,Inanibigutta sp.,Inanihella bakanasensis(Nazarov),Triplococcus acanthicus(Danelian et Popov),Antygopora sp.,所指示的时代为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代表了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代的上限;硅质岩的结构、构造及其中的深水相化石表明蛇绿岩套发育在早寒武世-中奥陶世的古大洋环境中,大洋的水深应在碳酸盐补偿深度面(CCD)之下.形成时代的一致性,支持将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塔尔巴哈台蛇绿混杂岩带和洪古勒楞蛇绿混杂岩带连成一套统一俯冲增生杂岩系的可能,并可以继续向东延伸至准噶尔东部.早寒武世-中奥陶世,准噶尔北部应存在一条贯通东西的古大洋.

关 键 词:西准噶尔  伊尼萨拉蛇绿混杂岩带  放射虫  奥陶纪  硅质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