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麻粒岩相变质的岩石学成因模式
引用本文:李江海.麻粒岩相变质的岩石学成因模式[J].地质科技情报,1996,15(1):7-12.
作者姓名:李江海
摘    要:大多数麻粒区高峰期变质深度、压力与许多地壳同夺类部分熔融的p-T条件重叠,代表地温梯度被扰动的深部地壳环境,并且普遍涉及附加热源。麻粒岩类形成于水活度降低的流体条件下,以往更多地强调CO2流体的稀释作用,即碳酸变质模式,但碳、氧同位素的研究并不普遍支持这一理论,它仅适用于少数麻粒岩区。大量的野外与实验研究带一为麻粒岩类与重熔花岗岩之间具有成因联系的有力证据,即麻粒岩类很可能为无流体条件下部分熔融的残留岩,或无水岩浆结晶的产物。

关 键 词:麻粒岩相  无流体熔融  残留岩  陆壳分异  二氧化碳流体  岩石学成因模式  变质作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