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孢粉数据的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解读
引用本文:曲天泉,李素萍,刘惟庆,陈璐琦.基于孢粉数据的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解读[J].古地理学报,2024(2):354-372.
作者姓名:曲天泉  李素萍  刘惟庆  陈璐琦
作者单位:1. 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3.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2027)联合资助~~;
摘    要:晚中生代一系列的构造运动使中国东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格局。关于白垩纪中国东部是否存在高原或山脉仍存在争议,故对高原或山脉的演化过程、古高程以及其延伸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收集了白垩纪中国各地的双气囊花粉和喜干植物花粉的孢粉数据,通过它们百分含量的变化来分析中国东部的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变,为白垩纪中国东部地形地貌的解读提供证据。孢粉分析表明,白垩纪中国大致分为3个气候区:东北地区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暖温带气候区;北方地区为半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南方和西藏、新疆地区为炎热干旱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在古气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孢粉数据对白垩纪中国东部地貌进行解读,结果显示: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北地区存在1个高海拔地貌区;早白垩世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存在1个较高海拔的山脉,范围大致在闽浙地区;晚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海岸山脉范围达到最大;晚白垩世最晚期至古新世最早期,中国东部山脉逐步垮塌。推测至古新世早期,中国东部山脉基本已经消失。

关 键 词:白垩纪  中国东部  孢粉数据  古气候  古地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