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融合升降轨SAR干涉相位和幅度信息揭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研究
引用本文:胡俊,李志伟,朱建军,任小冲,丁晓利.融合升降轨SAR干涉相位和幅度信息揭示地表三维形变场的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40(3):307-318.
作者姓名:胡俊  李志伟  朱建军  任小冲  丁晓利
作者单位:① 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长沙 410083;  ②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 香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774003和409740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6AA12Z15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 NECT-08-0570)、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项目、中南大学拔尖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选题(编号: 2008yb046)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扶植项目(编号: 1960-71131100022)资助
摘    要:针对InSAR技术只能监测地表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形变的缺点, 详细介绍了融合升降轨SAR干涉相位和幅度信息监测地表三维形变的具体方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3个步骤: (1) 利用升降轨SAR干涉相位监测地表在2个不同雷达视线方向上的形变; (2) 利用升降轨SAR幅度信息获取地表在2个不同方位向上的形变; (3) 采用最小二乘准则和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融合上述4个不同方向的形变, 从而估计地表三维形变场. 以2003年伊朗Bam地震为例, 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揭示了该地震引起的地表三维形变场, 结果显示Bam地区北部出现了明显地表下沉和沿近西南方向的水平运动, 而南部则出现地表隆起和沿近东南方向的水平运动. 上下、南北和东西3个方向上的地表形变场都很好地吻合了地震断层所在的位置, 最大形变量分别达22, 40和30 cm. 最后, 将此三维形变场与利用Okada模型模拟的三维形变场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得到可靠且精度较高的地表三维形变场.

关 键 词:InSAR  幅度匹配  方位向偏移量  三维形变  Bam地震
收稿时间:2009-06-15
修稿时间:2009-1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