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复杂变质带褶皱形态判定新方法——变斑晶包裹物迹线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曹汇,许志琴,李化启,蔡志慧,许翠萍.复杂变质带褶皱形态判定新方法——变斑晶包裹物迹线应用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3,32(5):751-760.
作者姓名:曹汇  许志琴  李化启  蔡志慧  许翠萍
作者单位: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汤斯维尔Qld4781, 澳大利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2153);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1109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基本业务费专项基金(J1101)
摘    要:经历了复杂多期变形的片岩和片麻岩地区,褶皱形态及形成时代的判定是变质岩构造地质过程研究的难点之一。变斑晶内包裹物迹线记录了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历史过程,可为通过野外露头观测难以确定的复杂褶皱形态判定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Texas Creek地区为例,尝试运用垂直于5期面理弯切轴的定向薄片中叠加面理(变斑晶包裹物迹线)由水平到竖直和由竖直到水平的几何形状变化,确定研究区内一个存在争议的复杂褶皱形态为背形,并推断该褶皱形成于区域内第1期变斑晶生长过程(约为1 500 Ma)中。

关 键 词:褶皱形态  变斑晶  变斑晶包裹迹线  面理弯切轴
收稿时间:2013/8/11 0:00:00
修稿时间:2013/8/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