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模式与原位驱氟设想
引用本文:高宗军,张福存,安永会,冯建国,王敏,韩克.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模式与原位驱氟设想[J].地学前缘,2014,21(4):50-58.
作者姓名:高宗军  张福存  安永会  冯建国  王敏  韩克
作者单位:1. 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90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综合研究”(1212011220949)
摘    要:山东省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缓坡区,北部为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平原区,属于盆地浅层地下水型饮水高氟地区,是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蒸发强度较高。晚更新世以来,该区较为平稳,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以降水补给、蒸发排泄为主,目前兼有少量的人工开采。高氟地下水赋存于白垩纪火山碎屑岩风化残积形成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含水层以砂质亚粘土为主,在埋深0.5~1.0 m处普遍发育钙质结核,俗称姜石。靠近北部河流,第四系底部多发育一层厚度渐大的含砾砂层。随着砂层的出现、增厚,地下水中的含氟量逐渐降低。据此总结了高密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模式,为溶滤富集型与蒸发浓缩碱化型的复合模式。通过室内淋溶试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原位驱氟”的设想。

关 键 词:山东高密  高氟地下水  成因模式  原位驱氟  
收稿时间:2014-01-14
修稿时间:2014-03-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