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史威  朱诚  李世杰  马春梅 《沉积学报》2010,28(1):176-182
重庆丰都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校正为日历年)配合考古器物断代,证实约8 500~4 800 aBP间该剖面地层基本连续。玉溪剖面下部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31~10层)与上部坡积层(9~3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曾发生过显著变化。研究认为,Rb、Sr等代用指标曲线的变化特征与剖面沉积结构变化相吻合,揭示了剖面上、下沉积结构的差异主要与不同气候背景有关;剖面下部堆积较厚、持续时间较短及沉积速率较快的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是研究区气候不稳定条件下水文异常变化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的微观隐性代用指标与宏观显性结构的对应性特点还反映,研究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存在阶段性的变化,约8 500~7 200 aBP为大暖期中的气候不稳定阶段;而约7 200~4 800 aBP则体现了大暖期鼎盛阶段暖湿稳定的气候特点,其转折点发生在7 200 aBP前后。  相似文献   
2.
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沉积与古洪水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朱诚  于世永 《地理研究》1997,16(4):23-30
根据区域调查和对南京江北剖面沉积物及埋藏古树和炭化木的年代测定,以及对孢粉、粒度、石英砂表面特征鉴定分析,发现本区存在晚北方期至亚北方气候期(8200±126aBP、7822±250aBP~7670±160aBP、7562±90aBP、4085±95aBP~4090±100aBP以及3730±90aBP)具有洪积特征的天然剖面地层,该剖面位于长江北岸二级阶地上,其洪积层系由古洪水期长江摆动时沉积所致。剖面上部厚0.53m的灰黄色土层系在亚北方期大约3000aBP~2850aBP的寒冷期中主要由风尘搬运堆积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