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0篇
  免费   762篇
  国内免费   898篇
测绘学   786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3177篇
海洋学   67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79篇
自然地理   19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Land-Use Mix (LUM) refers to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within a building or area. While LUM has become a dominant approach in urban planning, its actual benefits and vision for spatial planning remain unclear. To clarify this issue, this study discerns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land-use patterns depending on the compatibilities among land-use categorie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ree LUM measures – adjacency, intensity, and proximity –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use categories. Based on these measures, a land-use alloc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specify spatial patterns satisfying the given compatibilities. This model is tested by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ighborhood unit on a case study of normative land-use patterns subject to specified compatibilities. The results describe spatial features of four compatibility sets, including a set exhibiting a compatibility conflict between the same land-use pair and LUM measures when, for example, a given land-use pair is compatible in terms of intensity but incompatible in terms of proximity.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a normative land-use pattern that satisfies various possible compatibilities will facilit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LUM approach into local planning guidance and zoning ordinances.  相似文献   
2.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资源潜力与找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成岩成矿,从新太古代至中生代存在着继承性的成因关系,成矿具有长期性、多源性特点,但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主导成矿因素。区域化探成果显示胶东金矿直接矿源岩———郭家岭花岗岩金的丰度比原始矿源岩———早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系及侵入岩系金的丰度低1/2。郭家岭花岗岩面积在2 km2以上岩体定量估计金亏损总量与胶东金矿总量预测的资源量相当,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胶东金矿资源的潜力。望儿山金矿的找矿实践展示,焦家式金矿在1 000 m以下尚有巨大潜力,整个胶东金矿产区在3 000 m以上的资源潜力应在5000 t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扼要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地质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为确保山东省黄金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提出要保证黄金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环境 ,以及要高度重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In recent years,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ethod,and that vanous disasters would be analyzed assynthetically studied natural dlsaste‘theoretically and an Integral.SHI Peilun(1991)putforwad a scientificmethodologlcally,as well as its cases analys。s(CND,term—regional disaster system,which Indicates that1987; MA et al,1990; MARBLE,1990; NE et al,the situation of a disaster(calamity loss)results from1999; PATAK et al,1982; SHI,1991;VAN et al,h…  相似文献   
5.
农业自然资源据其在农业利用过程中的地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成农业自然资源的环境,另一类为可资直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即狭义的农业自然资源)。陕西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复合山体高峻庞大,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垂直分异明显。区内有:森林、草场、野生生物、林特产与农作物等多种农业自然资源。据此,提出了本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彭州市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二)热量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彭州市境内市气象站,新兴,白果坪的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热量资源分析。结果表明,彭州市7-8月为最热月,多年平均温度低于24.9℃,12-2月为最冷月,多年平均温度高于1.7℃。大多数年全年稳定通过0℃,可一年四季进行农业耕作,有利于作物越冬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生长期长,积温丰富。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变化较大,积温际变化显著,热量资源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各界限温度的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减少,温度强度也降低,形成显著的立体农业气候。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了硅藻土的资源概况及特点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对硅藻土及制品的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较新的统计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胶东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和区域控热构造入手,根据地热传导理论,对胶东温泉的地热属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毗邻板块边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被岩石中的热量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根据山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的特点和地热水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持胶东温泉可持续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领域的信息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重点论述了资源环境领域的深层研究问题;同时提出用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观点,进而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的战略进行了概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