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注和器复测的精度要求,阐述采用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与精密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入器复测的观测、数据处理与调整。根据复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地基变形与加速管位置变形及其规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Špičák  A.  Mrlina  J.  Jindra  D.  Mervart  L. 《Studia Geophysica et Geodaetica》1997,41(4):319-328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ohemian Massif is characterized by repeated occurrences of intraplate earthquake swarms. To study surface deformations of this anomalous region, a network covering about 2000 square kilometres for repeated geodetic measurements was established in 1993 - 1994. The positions of the individual points of the network were carefully picked with respect to local tectonic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foci distribution. GPS and precise levelling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1-2 times a year. The GPS data were processed by Bernese GPS software. No tendency to any displacement - either horizontal or vertical - of geological blocks was derived from the geodetic data for the period 1993 - 96. Only displacements of less than 5 mm/year in average could occur in the whole region in that period; larger displacements would have been revealed by our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计算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海面地形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几何水准求得了中国近海的海平面倾斜及其精度.给出应用水文资料计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公式及其计算结果.探讨了由球函数模型计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理论和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三角水准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高程测量方法,目前国外主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三角水准测量取代精密水准测量的可行性。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以三角水准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并通过野外试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中以水准测量往返测较差为统计量估计较差方差已提出许多观点和公式,但对于较差误差模型既没有回答其正确性,也缺乏严密可行的参数估计方法。本文将方差分量的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MINQUE)法用于较差方差估计,并提出了以近代回归分析原理为基础的较差误差模型统计检验与比较选择的基本方法。这些估计、分析方法既简单易行又严密合理。最后通过对部分一等水准实测数据试算分析,也初步证实了它们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灰厂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地震信息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雄  吴邦素 《地震》1995,(3):222-227
利用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断层蠕动模型在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大灰石台跨断层地形变资料在1989年大同地震前后出现的较大幅度变化进行了异常属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个时期的异常变化尽管叠加有一定的降雨影响,但蠕动模型计算得出的地表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变化有一定程度的符合,显示出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八宝山断层局部地段在大同地震前后可能存在着与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及应力调理有关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8.
We have calculated vertical velocities and their change in time from three precise levellings in Finland, with central epochs 1902, 1946, and 1986. Models with and without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heights give the same results for velocities. Evidence for velocity change in time appears at first sight strong but on closer examination turns out to be inconclusive. We offer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in terms of levelling errors and estimate them. A new uplift map closely reproduces main features of earlier maps from partial data, but does not support some details in them. Received: 27 January 1997/ Accepted: 20 April 1998  相似文献   
9.
何翔 《地震研究》1991,14(4):339-346
本文利用云南省跨断层短水准测量资料,提出且证实了一个新的观点:在地震平静期点位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地震前不同测点间的不同变化是一种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三角高程法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角高程法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误差的来源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法的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方法,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方案,包括跨海场地选定与布设,观测标灯设计与制作,跨海观测时段数、测回数及组数设计,观测程序与观测方法、观测成果的限差验算与成果取舍等,并提出了跨海高程传递精度评定的两种方法。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程现场选定两条跨海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9km和18.0km跨距的跨海高差平差值与已知高差的较差均小于二等水准测量限差,每千米跨海高程测量中数的中误差分别为±0.68mm和±0.63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