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护堤选型对于泥石流的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阿坝州曾达沟"6.27"泥石流灾害为例,通过对曾达沟地形地貌的遥感解译和对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单、双边防护堤选型的灾害特征,利用筛分实验、马尔文实验和室内直接剪切等实验、泥石流动力学和阻力计算等方法对曾达沟防治工程中的排导槽防护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勇  石胜伟  宋军 《地质通报》2013,32(12):2015-2020
以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了库区72处特大滑坡灾害的防治工程措施,总结了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技术的特点。通过对三峡库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类型与防灾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措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评价指标和标准对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是我国著名的地面沉降灾害城市,经过45年来防治地面沉降的探索,取得了防治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的宝贵经验。上海地面沉降历史可分为两大时期,即1921~1965年快速沉降时期和1966~1995年的缓慢沉降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来,上海的主要地面沉降灾害有:潮水上岸、暴雨导致地面积水、高潮桥下通航受阻、基础设施遭损、地貌形态改变等。自1956年以来,上海采取了如下八个方面的防治措施:建设防汛墙、建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至今已经100年历史。上海采取压缩地下水开采和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等措施,使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尤其21世纪上海市进入微量沉降阶段。地面沉降速度显著减小,地面沉降防治进入分区管控的新阶段。本文从上海市防治分区角度出发,对2001~2017年间上海地面沉降变化特征及其与地下水采灌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面沉降量总体呈减小趋势,地面沉降防治效果显著。地面沉降量变化趋势与深部土体变形量变化趋势大抵相同,2001~2008年间各防治区地面沉降量大幅减小,2009~2017年间减小速率较平缓。2001~2008年间,重点防治区地面沉降量相比次重点及一般防治区年均沉降量差值约10mm,2009~2017年间差值减至约3mm,重点防治区地面沉降防治效果相对更明显。重点防治区在2001~2017年间地面沉降虽然减缓但持续发展,而次重点和一般防治区则在2009年后由地面沉降转变为地面回弹。各防治区深部土体在2009年左右开始回弹,浅部土体年压缩量变化不大且几乎不回弹或微量回弹。2001~2017年间上海各防治区地面沉降量及深部土体变形量变化趋势与净抽水量变化整体响应良好,压缩开采、增大回灌能有效防治地面沉降灾害。2009年后深部含水层开始回弹,之后随着净抽水量继续减小回弹变化缓慢;除一般防治区外其它防治区回弹量在3mm内轻微波动。人工回灌对于增大深部土体回弹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国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百亿元,死亡数百人。政府部门不仅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同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滑坡灾害研究与防治,用于滑坡灾害防治的技术措施已不断得到完善。根据我国滑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和评判标准,按照滑坡防治措施效果的预知性,可将现有4大类、33小类的防治措施分为定量与非定量两大个类。同时,对当前滑坡防治中存在定量与非定量措施并用,但只注重定量措施忽略非定量措施的效果以及由此引起滑坡治理工程投资过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保证滑坡治理工程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合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国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而受的损失达百亿之多。灾害的防治效果主要受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影响。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支持或辅助人们快速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随着决策支持技术的新发展、特别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以及GIS等新技术的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将在各行各业得到更广泛应用。介绍了地质灾害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及其包括的崩塌、滑坡等8个子系统以及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与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本研究依据220 kV黄梅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指出其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特点,分析其造成的危害,然后根据工程破坏原地貌的情况、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和工程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工程实测数据,定量分析黄梅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得出结论:220 kV黄梅输变电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9.07%,水土流失控制比0.98,拦渣率达到97.04%以上,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13%,植被恢复系数98.6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9.70%,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的各项目标值,以期为超高压输变电建设提供水土保持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卢明  郑明新  何敏 《岩土力学》2010,31(10):3305-3312
降雨使坡内地下水位上升,坡体的基质吸力和暂态孔隙水压力会随着降雨过程和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采用抗滑桩、挡墙等工程防治后,针对滑坡体滑带土的性质变化以及抗滑结构的设置是否会影响到滑坡体的自然排水通道,导致坡体地下水位的抬升,从而影响滑坡防治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鹰厦线K290滑坡为主线,通过开展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探讨了降雨入渗及地下水位变化下滑坡体及滑带土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滑坡防治前后坡体渗流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滑带土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研究表明:防治前后滑坡体及滑带土基质吸力受降雨强度等条件影响明显,不同深度处滑带土基质吸力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土质滑坡的防治中应考虑抗滑桩的布置对滑带土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滑坡的勘察评价、治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防治效果评价、灾害预警等工作阶段,对变形监测成果的高精度要求,分析了滑坡变形监测的现状以及成果精度、数据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高精度、智能化滑坡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案,并在多个大型复杂滑坡和特殊高陡边坡监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解决了常规滑坡监测难以获得高精度变形成果的问题,为滑坡变形评价、灾害监测预警等提供高效、可靠、高精度的监测数据,提出了很好的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格构锚固措施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格构锚固的特点、结构机理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作用。格构锚固是将护坡与支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抗滑的一种新型支挡加固措施,它适合于疏松介质边坡的整治。其特点是施工时不需要大型机械,不必开挖扰动边坡,施工安全快速,与植被恢复相结合还可美化环境。并以三峡库区巴东太矶头滑坡为例,说明格构锚固在滑坡防治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