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黄河口清水沟河道长时段的冲淤演变规律并建立其冲淤计算方法,分析了清水沟1976—2015年的时空冲淤演变过程,采用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考虑河口来水来沙及河道延伸与蚀退的影响,建立了清水沟累计冲淤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976—1980年改道初期清水沟改道点上游先冲后淤,改道点下游淤滩塑槽,淤积量随着下游河道展宽而增加,1980年后改道点上、下游河道冲淤过程趋于一致;受水沙条件等因素影响,1980—1986年清水沟主槽冲刷展宽,之后主槽淤积萎缩;1996年清八改汊和2002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原型试验以来,河道转淤为冲,2002年后河道冲刷速率随时间指数衰减;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可计算清水沟长时段的冲淤过程,该方法可为预测未来清水沟冲淤演变趋势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信息流在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尤其是在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带宽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信息流的等级结构和结构模式,揭示了目前河北省互联网网络结构的空间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7,(1):48-48
专家呼吁英国人重新重视“英国最宝贵的国家财产”——内陆河道,希望觅分利用水运来大大缓解英国拥堵的交通,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4.
2019年9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并强调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1855年,黄河在兰考县铜瓦厢段决口,主干流北徙,在商丘留下了144公里的黄河故道。为落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三角洲主要是指1855年以来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形成的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莱州湾和渤海湾之间。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淤积而成的,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河口湿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5.94万公顷,缓冲区1.12万公顷,试验区8.24万公顷。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河道改道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黄河下游华北沉降盆地的基底构造,河沙淤积、地貌形态特征诸方面论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改道的必然性,指出黄河下游决堤改道的危险河段在河南、重点花园口至高村河道段。为了防止黄河河道失控,避免决堤改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提出了黄河下游局部改道(花园口一张庄闸人工造黄河河道)的设想,对黄河下游防洪治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黄河的历史变迁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玉珍 《古地理学报》2008,10(4):435-438
黄河的孕育和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本文从地质学角度分析了历史上黄河下游5大流路改道的原因及其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只有保障包括黄河生命在内的自然支撑能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是亚洲大陆腹地独特的巨型地质地貌单元,是研究新生代地球系统的天然实验室。新生代以来,它经历 了古近纪海湾、新近纪湖泊—三角洲平原、河流—湖泊—沙漠、沙漠—河流的地质演化过程,古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远程碰撞造山作用,造成盆地的封闭、气候干旱。古近纪以来,海湾盆地西低东高,构造挤压造成周缘山脉隆升和盆地 逐渐封闭,这是盆地演化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新近纪南高北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周围山脉持续隆升,早先形成的河湖 等地质地貌单元不断被周边山脉所封闭,形成塔里木盆地,发育大湖泊。第四纪以来,盆地西高东低,经历了最快速的地 球系统演化,形成中国较大的内流水系以及最大沙漠。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 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周缘新构造活跃,在巨型盆地内发育了河流、湖泊、沙漠、戈壁、雅丹、干盐湖等多种第四纪的 地貌类型。不同地质因素时空上相互作用,塑造着巨型盆地地球系统演化,塔里木盆地展示了极干旱地区地球系统第四纪 快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崔克信 《地质论评》1948,13(Z2):286-286
西康南部以及云南北部之区河流因袭夺而改道之现象至为普遍,如金沙江鸦龙江大渡河以及理曲等均有明显之改道现象,由改道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