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8,(12):73-79
美国对印度洋地区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强 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印度洋地区布有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印度洋基地群以迪戈加西亚基地为核心,辐射至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特别是阿拉伯湾、波斯湾和红海地区。迪戈加西亚地处印度洋中心位置,是印度洋空中和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1971年美国海军从英军手中接管以来,  相似文献   
2.
3.
钱铮 《中国测绘》2008,(4):14-14
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日前开始在网上免费展示中国老北京的数字地图。被展示的中国“古都北京数字地图”原图是财团法人东洋文库珍藏的中国“乾隆京城全图”.这幅绘制于约250年前的地图由203块小图拼接而成。  相似文献   
4.
周晓丹  祖茂勤 《地质学刊》2006,30(2):F0003-F0003
雨花石历来以五彩缤纷的色彩、千姿百态的纹理以及人们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为世人称颂。 雨花石品种很多,有矿物娄玛瑙、蛋白石、玉髓、水晶,岩石娄硅质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火成岩,以及古生物化石等。其中化石雨花石为地质历史时期保存在地层里的生物遗体、遗迹,主要来源于古长江流域两岸山体,经长期风化、破碎、搬逗、磨蚀而成。其浑圆度高,有的已玛瑙矿化,色彩花纹美丽,被视为佳品.  相似文献   
5.
把玉片分别处理之后.按理说可以开始玉衣的修复工作了,但又遇到了玉衣大小的问题。这件玉衣大小尺幅怎么办?是大是小?因为玉衣已被盗墓拆散,玉衣片破碎较多.也不免丢失一些。如何处理玉衣大小.我们就把在发掘过程中采集的两死的骨髂请徐州医学院专家帮助鉴定.找出楚王的头骨、股骨等.测出其身高、年龄通过测试复原了这位楚王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7.
赵新 《中国测绘》2004,(4):60-61
《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一书,以康雍乾时期其有代表性的舆图为例,以大量档案文献材料为基础,对这一时期地图绘制的历史及地图在当时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地图与疆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刊物《Palaeoworld》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自2006年开始由世界著名出版社Elsevier出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从2013年起《Palaeoworld》正式成为SCI刊物,被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收录(SCI-Expanded)。《Palaeoworld》主要发表以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为主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面向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以及对演化生物学、历史地质学等感兴趣的专家和学生。发表文章主要包括以下领域:各门类化石  相似文献   
9.
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李鑫叶  豆海锋 《第四纪研究》2023,43(5):1471-1482

西头遗址(35°02'15.56″N,108°12'59.68″E)位于陕西省旬邑县,是目前泾河流域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其中商周时期文化层中出土了一批鹿角料、半成品角镞、成品角镞,它们之间具有关联的制作工序为复原和研究西头遗址角镞的加工流程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研究采用形态分类、动物种属鉴定、痕迹观察、模拟实验等方法对西头遗址出土的鹿角料、半成品角镞、成品角镞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西头遗址出土鹿角料16件,其中5件可以确认为梅花鹿(Cervus nippon),其余11件仅能够鉴定为梅花鹿或马鹿(Cervus nippon/Cervus elaphus)。西头遗址出土的鹿角料表面均有锯切痕迹,主要分布在鹿角的主枝、眉枝、角基的截断面;出土半成品角镞1件,由鹿角制成,其表面有打磨痕迹、条痕,主要分布在铤部;出土67件成品角镞,其中66件角镞由鹿角制成,1件因风化严重,材质无法辨识。成品角镞中有58件表面存在锯切痕迹、打磨痕迹、刻划痕迹、条痕。西头遗址角镞的加工流程可分为六道工序:原料采备→截断角料→截取角条→制作粗坯→打磨成型→精细加工;此外,结合西头遗址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西头遗址角镞的制作工艺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古代社会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西头遗址鹿角料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采集自然脱落的鹿角和人为获取非自然脱落的鹿角两种方式,梅花鹿作为西头遗址角镞制作的主要来源,很可能在当地被猎杀并将鹿角与头部分离从而获取鹿角资源。鹿角料的截断方式为从多个方向环绕一周进行锯切,且保持中间部分未被锯断,随后将鹿角料两端分别放置在垫物及地面上,再用重物进行敲击,直至断开。以往研究认为铤部的加工痕迹是刀削痕迹,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打磨也可以产生相同的痕迹。该研究对于揭示古人制作角镞的完整加工流程及不同环节的制作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进一步认识商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的制骨活动积累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