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娟  刘瑛 《国土资源》2006,(8):50-53
在广袤的青藏高原,散布着形式多样的藏族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建筑充分地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能工巧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孕育出了长江、黄河、澜沧江,而“三江源”又孕育出千万优秀藏族儿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气象局尕才同志,就是这千万藏族儿女中杰出的代表。他具有藏族纯朴、善良、耿直的性格,在参加工作的近20多年中,他把气象站当成自己的家,把气象工作视作自己的生命。他观天气、测风云,为了高原气象事业。他读冷暖、感人生,胸中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爱。他使高原藏族儿女倍感自豪,他令家乡的父老乡亲深感骄傲。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省95000余条地名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向前逐步回归分析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青海藏族地名特征及人类活动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藏族聚集区的形成主要受地形与水系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影响最大;②1949年后,受民族政策影响出现大量民族区域自治组织;③许多牧民转为定居劳作形成现在的藏族聚集区;④近300年中,青海藏民的主要迁徙地区为海南藏族自治州及其周边,藏民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5.
7月12日.西宁市公物拍卖中心对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三岔煤矿区大河一、三矿段采矿权整体公开拍卖成功。经陕西、山西等地三家客商报名竞买,最终,西安市东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1120万元竞得此采矿权。这是青海省近年来大力建设“两权”市场,以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出让采矿权、探矿权所取得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6.
潘月斌 《地理教学》2012,(15):2+67-F0002,F0003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那里有澄碧的蓝天、漫山开放的杜鹃和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几年以前,迪庆州的有心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宁静的地域竟然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惊人地相似,莫非詹姆斯小说中的景物就是以迪庆为背景的?于是,香格里拉就成了迪庆的新称谓,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游客不辞劳顿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瓦里关本底台)座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瓦里关山山顶上,坐标为36°17′N,100°54′E,海拔3816m(山顶相对高度为600m。瓦里关本底台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系统(GAW)的22个全球基准站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大陆型的全球基准站;也是我国大气本底监测站网的核心指标站。瓦里关本底台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相似文献   
8.
顾建豪  蔡静华 《地图》2010,(5):76-83
卡格博神峰从不轻易示其真颜,传说只有有福有缘之人才能一窥仙颜,1980年10月13日2时,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亲临雪山敬香,口诵六字真言,雪山峰峰亮相,联袂相迎。  相似文献   
9.
天珠石     
刘仕芳 《地球》2012,(11):96-97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体现各自文明和宗教含义的珍宝。比如,蒙古人酷爱珊瑚,而印度人酷爱象牙,欧洲人喜爱钻石,日本人喜爱珍珠,埃及和伊朗人喜爱琉璃,汉人喜爱玉石,藏民倍爱天珠等。总之,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对不同珠宝的喜好也是有别的。藏族推崇天珠石,其原因与其与众不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天珠石产自西藏昌都。昌都旧名察木多,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谷地中。  相似文献   
10.
瓦勒根金矿床位于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属麦秀镇管辖。矿区海拔在3400-4600米之间,山高谷深、峰险坡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该区的找矿工作经历了1990年和1994年的两进两出,发现了矿化线索,有了找矿目标。2002年进入正式勘查,至2011年年底,瓦勒根金矿提交金资源量34.6吨。瓦勒根虽然地处我省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有树、有水,但这里山大沟深、天气变化无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