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5篇
  免费   1255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测绘学   593篇
大气科学   3519篇
地球物理   1308篇
地质学   2751篇
海洋学   613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608篇
自然地理   133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贾福海  霍学海 《地质论评》1948,13(Z1):148-149
红锑即养化锑,土人因其表面多显红棕色,故统名之曰‘红锑’此种红棕色,实为由铁质渲染而成。此矿在桂省西部左江流域之分布甚广,计有田东、田阳、天保、靖西,镇结、向都、万罔、平治、万承、龙茗、养利等县,其年产量之最高数字,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开发进程中,各油气企业特别是各野外施工一线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只要能上网,就能查询油气资料的信息库。本文就是围绕这一目标,采用ASP.NET、C#、DHTML、VBSCRIPT、JAVASCRIPT等技术构建一个流动的适时的油气企业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了用户登录和注册模块、用户和角色管理模块、图书借阅管理模块和资料借阅管理模块等,并提供了多个视图方便各种知识层次的使用者查阅。同时,该系统对存储过程这一新技术与ASP.NET的结合进行了试验使用,以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流域的水文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利华 《地理科学》1990,10(2):177-184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成矿区(带)化探资料对确定找矿目标矿种、估计化探异常找矿前景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研究分带序列中不同位置元素间相关性的变化和相关元素的拓扑结构,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5.
6.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受2001年11月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震后地壳运动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地籍调查成果加快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城乡地籍统一管理是新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确立的必然要求。着重介绍了城乡地籍调查的概况,阐述了实现城乡地籍统一管理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方史志、历史地理、树木年轮和近代器测记录相关的黑河流域历史时期人口变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下游湖泊变化、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等资料, 通过对比上游出山水资源量、中游人类活动水资源利用量和下游湖泊面积变化, 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流域水资源平衡进行了估算, 并分析了历史时期各阶段下游湖泊水环境和天然绿洲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在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上游山区水资源总量和中游走廊平原区绿洲人类活动用水后下泄的水资源量, 决定了下游水环境演变过程;在两千年来显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域水资源平衡模式和下游水环境演变特征, 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耦合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BTOPMC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在史河上游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钦  任立良  杨邦  刘晓帆 《水文》2008,28(2):23-25
介绍了一个由TOPMODEL发展而来的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BTOPMC模型.选取史河流域黄泥庄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分辨率为30秒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基础上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基于IGBP全球陆面土地覆被数据以及FAO全球数字土壤数据运用BTOPMC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别对黄泥庄站1982年到1987年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模拟与实测洪量比和确定性系数对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能很好地模拟日径流过程,新安江模型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