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 县城北无定河北岸,今天的自然景观属 于沙漠,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在约1600年以前,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 植物繁盛,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7 8℃~9.3℃,最热月平均温度23.0℃~24.9℃,最冷月平均温度-12℃~-5.6℃,年 较差285℃~38.2℃,年 降雨量403.4~550.0 mm,最大月降雨量83.8~123.9 mm,最小月降雨量为4.4~1 2.2 mm。 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0.2℃~0.7℃,年降雨量也高出60~100 mm。如此的历史景 观今天 已经向南迁移,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在此近 1600年的时间里,毛乌素沙漠 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200 km,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125 m/ a。  相似文献   
2.
王志会 《地图》2004,(1):72-75
寻访统万城的路是艰难的,它地处陕蒙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的支流江柳河,北临毛乌素沙地。我们从靖边县城出发,58千米的路程让我们的“沙漠风暴”越野车走了两个多小时,一半路程是黄土沙路,  相似文献   
3.
大夏国都统万城选址合理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遗址,因其城宏伟的规模、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学者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背景、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时空坐标。作为大夏国都,其存续时间从公元419年至公元427年,区区9年时间,可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从自然环境背景、资源承载能力、军事战略地位3方面对该城的选址做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城作为大夏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赫连勃勃勇则勇矣,将国都定在统万城却并不具有全局思维,其自然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军事防御能力均无法满足国都设置的条件,尤其将国都设置在战争前沿,无法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建城之后多次受到北魏军队的正面攻击,并很快被攻克,大夏国因之灭亡。统万城在历史上行政地位逐渐降低,并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统万城的兴废与毛乌素沙地之变迁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王尚义  董靖保 《地理研究》2001,20(3):347-353
通过史籍研究与实地考察,证实了统万城的兴废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军事原因,同时也有自然环境演化的因素。统万城只是偏居毛乌素沙地一隅的人文活动的烙印,其兴废与整个毛乌素沙地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人文景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侯甬坚  周杰  王燕新 《中国沙漠》2001,21(2):188-194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广大,毛乌素沙地已有风成沙丘,植被不丰,干燥气候条件下多个季节仍有雨雪冷湿天气,高原上呈现沙草并存在荒漠-荒漠草原景观,居住其上的人民在套上黄河支流发育地段务农,牧民和载畜量由北向南增多,东南缘边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广大,毛乌素沙地已有风成沙丘,植被不丰,干燥气候条件下多个季节仍有雨雪冷湿天气,高原上呈现沙草并存的荒漠-荒漠草原景观,居住其上的人民在套上黄河支流发育地段务农,牧民和载畜量由北向南增多,东南缘边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7.
<正>在陕蒙交界的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中国古代十六国后期大夏国的国都统万城以其独特的历史丰姿矗立了近1600年。当我们走近这座古城时,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10万劳作者那宏大的劳动场面,古城的筋骨似乎在诉说着那段兴衰成败的历史烽烟。  相似文献   
8.
 统万城筑城环境背景是认识毛乌素沙地北魏时期环境的关键所在。基于野外观察,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建城时周边的水环境和沙漠化程度是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统万城建城时水环境远好于现在,在统万城东北和西北存在多个湖泊,但单个湖泊面积不大。建城时有可能从西北查干圪台处的湖泊引水至统万城附近,并在沿途人工挖掘形成季节性的小湖。根据现今沙漠化程度划分标准,建城时周边的沙漠化程度属于轻度,局部为中度。本研究提供了认识统万城建城环境的新途径,在明确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化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