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总是会对与自己有许多共同点的事物抱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心。 这多少能解释自达尔文以来,为什么关于灵长类动物化石的新发现总是能够在公众中引起更大反响,以至于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标题中看到“最早的人类祖先被发现”这样耸人听闻字样的原因——不管那实际上是一只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还是一只5000万年前的始镜猴。  相似文献   
2.
微笑章鱼     
《海洋世界》2008,(12):7-7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种外貌独特的章鱼Megaleledone setebos。它生活在环南极海域的浅水地区。从最近发布的一张照片来看,它的样子十分可爱,眯缝的“眼睛”让人感觉它正在微笑。专家解释说,那并不是眼睛,而是皮肤褶皱,真正的眼睛在两边。研究表明,这种章鱼是世界上许多深海章鱼的祖先。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2,(22):63-64
新浪环球地理汛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发现的化石证据揭示了一种新的脸部特征平坦的奇特古人类,这一发现将揭开人类早期历史的崭新一页,甚至将可能成为迄今已知最早的真正人类祖先。  相似文献   
4.
猿,巨人及人     
魏敦瑞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49,14(Z1):75-79
全书共分五章,每章专论一题目,各自独立,但其总旨仍互相连贯。第一章人及其猿猴类之祖先此章由解剖学各方面证明在分类学上人与人猿最为相近,因其相差之程度,远较人猿与其他低等猿类为小。而在研究人类演化之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0,(3):7-8
第一,源于伶官。据《诗·邶风·简兮序》记载:“伶官,亦泠官,乐官也。伶氏世掌乐官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西周时期乃至春秋战国,在周王朝和诸侯国中,伶官皆是内大夫,属天官所辖,即由王政直接管理,在国典、祭祀、迎宾、国丧等诸多重大活动中,地位举足轻重。为了便于认读,伶官之后遂将“伶”字去掉偏旁——“亻”,将姓氏简化,称令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祖先在非洲的双足站立及其在世界各地的迁移,他们周围的气候便以冷暖、干湿交替的形式出现,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了直接作用吗?本周,气候变化和人类进化会议在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提地球科学研究所召开,20多位科学家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植物和动物发生的变化、温度和降雨的波动、土壤碳同位素、原始人类的牙齿、海底沉积岩芯等。  相似文献   
7.
8.
康静 《地图》2008,(2):54-57
额尔古纳河在康熙年间就被确定为中俄界河,与俄罗斯的赤塔州隔河相望。边境线长达667公里。河的右岸就是因它得名的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曾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过的地方,蒙古室韦部落在隋唐时期就在此游牧,是蒙古族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的故乡。小城北部是大兴安岭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哈乌尔河、得尔布干河与根河之间是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  相似文献   
9.
杨娟 《海洋世界》2007,(1):66-67
海胆基因竟然与人类相似,这有可能对治疗人类疾病带来关键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足杯虫(Dinonischus)是一种珍稀的单体悬浮滤食的表栖生物,足杯虫由锥形的萼上环绕着苞片及细长的茎组成。内脏团和胃囊位于萼腔内。由于足杯虫与现代内肛虫类动物外形和生活方式比较相似,曾被认为可能是现代内肛虫的原始祖先。足杯虫全球只有布尔吉斯、澄江生物群中有产出。本文报导的足杯虫是凯里生物群中惟一的一块标本。凯里生物群足杯虫的发现扩展了它的地理分布,表明此类珍稀动物也可生活于深水环境。足杯虫Dinonischus在凯里生物群的发现@彭进$贵州大学资源与环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古生物地层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阳,5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