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9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新 《中国测绘》2004,(4):60-61
《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一书,以康雍乾时期其有代表性的舆图为例,以大量档案文献材料为基础,对这一时期地图绘制的历史及地图在当时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地图与疆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浙江测绘》1991,(1):59-59
许多行业离不开地图集,今天我们见到的那厚厚的大小不等的各类地图集却全部包容在一块3寸见方的软盘内,只要将它往微机上一插,键钮按下,  相似文献   
3.
《测绘科学》2006,31(6):42-42
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述彭研究员作序,由牛汝辰研究员撰写的《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地图主权价值论》(27万字)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对于增强我国国民的版图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绘科学》2007,32(4):11-11
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述彭研究员作序,由牛汝辰研究员撰写的《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地图主权价值论》(27万字)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对于增强我国国民的版图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鹏  本刊编辑部 《地图》2021,(1):100-107
日新舆地学社的创设1922年,日新與地学社在北京创办,创始人是北京大学的一位毕业生一苏甲荣。苏甲荣(1895-1945年),字演存,广西藤县人,素喜舆地之学。1914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致力于史地研究。1916年撰写《中国境界变迁大势考》一书,.上起清初,迄于民国,以中国与列强的边界谈判为主线,完整勾勒出近代以来中国疆域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各民族、各国家的区域范围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大小不一。本文提出了基于Silverlight的区域变迁演示系统设计,以江东六十四屯区域演变为例,基于Silverlight,Bing Maps,Sql Server,Visual Studio.NET等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将历史、地理知识与测绘地理信息高度结合,设计出表现力丰富、交互能力强的区域变迁演示系统,实现让单一的历史地图以生动活泼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宇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5):893-902
领土疆域是现代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地理空间实体,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具有根本现实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中,人类社会共同体在有着固定地理边界的领土上建立了现代国家,然而随着人类探索世界的范围因认知能力、科学技术及经济全球化等变化而扩展,国家地理疆域的形态也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国家的地理疆域已经从领土、近海和近空传统地理空间,向深海、远洋、太空、极地和信息等现代地理空间延展。总的来看,现代国家疆域的形态特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二维空间向多维空间的变化,从确定性空间向不确定空间延展,从地理空间迈向向利益空间发展,从主权空间向战略空间扩展。在现代国家的地理疆域已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了以和平、主权、普惠、共治为治理原则来治理国际关系新疆域,这不仅为治理国际关系新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也有效推动了中国疆域治理迈向更高台阶。  相似文献   
8.
一、概 述自春秋前期至清代末年 ,中国的古代行政区划及疆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史 ,分分合合历时约 2 70 0年。行政区域、疆域的变动是政治变动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以往历史疆域图都是分朝代编制的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 ,难以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因此也不能发现古代行政区划及疆域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原因。而我们编制的这张《历史疆域的变迁图》充分运用了空间信息叠加的方法 ,即在同一张图上把各朝代疆域、政区图叠加起来 ,反映出历史上疆域界线、行政区划界的变动情况 ,并进行基于空间信息的历史演变分析 ,包括分析其疆域…  相似文献   
9.
牛海桢 《地理学报》2014,69(10):1591-1591
正中国近代地理学第二代宗师张其昀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将中国疆域划分成23个疆域,在23个区域中,以大江大河为单元的就有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秦岭汉水区、黄河上流区、海河流域和白山黑水等7个,但是这7个区域并没有把淮河流域独立出来,而是将其一分为二,淮河以北划入了黄河三角洲,淮河以南划入了长江三角洲。客观地说,张其昀先生的划分方法无疑有一定的根据,但是由于其过分强调了淮河的分界意义,而未能充分考虑整个淮河流域的共同特点,因为"无论从自然  相似文献   
10.
葛文城 《地理教学》2011,(10):62-63
区域地理教学,往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以某些区域为例时,很多学生对在初中学过的区域常常表现为茫然无知。造成区域地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区域地理教学刻板、枯燥。刻板,表现于教学内容和顺序不外乎位置、地形与河湖、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与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