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061篇
海洋学   120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5篇
  1940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旅游活动的发展态势,使旅游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旅游地质是在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的一门地质学的新型学科.作者较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对湖南省地质遗迹景观作了分类,同时还提出了旅游地质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关于加强旅游地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家富 《地质与勘探》1993,29(10):13-15
湖南省锰矿开采历史悠久。已发现的锰矿成因类型有:海相沉积锰矿床(占全省保有储量53.39%)、沉积受变质锰矿床(占4.7%)、层控铅锌铁锰矿床(占26.28%)、风化锰矿床(占8.87%)。湖南锰矿以碳酸锰贫矿为主,贫中找富是主要找矿方向。中列举了主攻的找矿类型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地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各种岩石类型.历次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不同地质单元和多种地质遗迹,通过调查,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将湖南省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20种.基于湖南省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湖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其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紫球藻培养鲍幼体的饵料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紫露草(Trddescantia)微核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国外已有五年多的历史(1-3)。1980年,此种技术的创始者,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来我院合作,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监测空气、工业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4,5)。  相似文献   
7.
二次特征值问题 (QEP)的主要的求解方法之一是转化为广义特征值问题 (GEP) ,然后用求解广义特征值的方法 (比如 QZ方法 )求解。本文研究由此获得的计算解的范数意义下的最佳向后扰动分析 ,所得结果是 Tisseur最近所得结果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谱和纹理的SVM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矿化信息提取方法单一,利用光谱或纹理、信息量相对较少、需要大量样本的缺陷,利用基于光谱和纹理的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建立矿化信息提取模型.选择青海泽库县析界日地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首先提取研究区光谱和纹理信息,选取训练样本;然后求解最优超平面,进而确定决策函数;最后泛化推广识别其他待识别的样本.通过所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与重砂异常点叠加分析,叠加基本吻合;从野外实地验证来看,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矿化现象,并指出了5个重点异常区.  相似文献   
9.
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变形特征,对祁阳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传统山字型构造机制难以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诸多特征,且前人认为变形动力来源于东西向挤压应力场,也与印支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实为NWW向的构造背景不符,因此祁阳弧形构造并不属典型山字型构造。基于研究区构造活动的客观实际,提出祁阳弧形构造的可能形成机制:NW向基底隐伏断裂和NNE-NE向主干断裂分别于印支期和燕山期产生强烈左旋走滑活动,从而使区域NNE向构造线在中段产生左旋偏转成为NNW向,从而形成S形的祁阳弧形构造。这一机制可较好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若干特征,如关帝庙穹窿呈NWW走向、北反射弧构造形迹不显著、北弧弧顶脱位及内弧曲率大于外弧、南弧弧顶脱位、紫云-中田-高峰串珠状穹窿的形成等。上述认识对华南地区弧形构造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除山字型构造作用和砥柱作用外,还应注意断裂走滑等其他构造活动对弧形构造的制约,以及多次构造活动叠加对构造形迹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和小麦籽实中Cu含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为0.473,说明研究区小麦籽实未受Cu的污染。Cu的状况良好。进一步讨论了土壤中Cu的含量与小麦籽实中Cu含量间的关系。认为小麦籽实中Cu的积累与土壤中的总Cu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的有效态Cu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将土壤有效态Cu作为土壤Cu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并建立了小麦籽实Cu与土壤有效Cu的响应关系模型,确定了土壤中有效Cu的安全界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