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53口井310余块储集层砂岩样品的分析研究,指出泰州组储集层存在着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但在不同位置成岩作用的表现有所不同。海安凹陷以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与压溶作用不太明显;高邮凹陷的压实程度较海安凹陷强烈。压实作用使得高邮凹陷泰州组储集层孔隙度在2 400~2 800 m处于10%左右,而海安凹陷为10%~20%。海安凹陷和高邮凹陷泰州组储集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储集层质量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可降低孔隙,但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15%时,胶结作用对储集层质量影响较小。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颗粒溶蚀形成了大量的粒间溶孔。海安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滑塌浊积扇砂体中,高邮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南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中。  相似文献   
2.
刘峰  颜庭成 《江苏地质》2011,35(4):418-423
针对传统护坡工程方法在河道边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的缺陷,提出了新型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法,优化设计了该技法组成材料,并对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植生能力和净水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该技法在泰州周山河河道边坡生态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认为所提出的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法不仅能充分保证护坡工程的安全性,还可维持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2020年12月26日,我国首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未来将统筹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消息传来,江苏省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兴国欣慰之余也感到责任和压力更大了。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东部凹陷上白垩统泰州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英  孙自明 《古地理学报》2008,10(3):261-270
苏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发育起来的箕状断陷盆地。上白垩统泰州组(K2t)为东部凹陷发育初期形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地层,自下而上总体构成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区内52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泰州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识别出7种亚相和12种微相。泰州组分为两段,泰州组一段沉积早、中期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转变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泰州组二段早期为深湖—半深湖沉积,中晚期为浅湖亚相。伴随湖平面的反复升降,表现出明显的多旋回性。研究区泰州组一段表现为典型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通过进一步研究泰州组一段各沉积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及演变特征,指出在梁垛—安丰—李堡一带沉积砂体发育,是油气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杨林  杨晓  刘启东 《安徽地质》2006,16(1):36-39,54
随着金湖凹陷古近系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难度的加大,具有良好成藏条件的泰州组油气勘探工作也日益引起重视。本文从油源、储层、盖层及构造等方面对金湖凹陷泰州组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油源条件是泰州组能否成藏的关键,通过对金湖凹陷泰州组四个有利区带的详细分析,认为铜城断裂带泰州组成藏条件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沙埝地区沙50A井泰二段暗色泥岩系统取样,详细评价了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各项指标,并依据泰州组烃源岩评价结果和成熟门限深度值划定了高邮凹陷泰州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计算了相应的资源量。结果表明,该区泰州组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泰二段底部六尖峰泥灰岩段,该段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具有较好生油能力;该区泰二段烃源岩已处于成熟阶段,对应门限深度为2550m;有效烃源岩集中分布于高邮凹陷北斜坡中东部地区,生油量为2.9×10~8t,占高邮凹陷总生油量的60%,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略论泰州组及其时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孢粉系统学方法研究前人发表的江苏北部海安凹陷和盆地西缘钦30井泰州组的孢粉组合,并由此对这两个地区泰州组的地质年代和区域对比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海安凹陷的泰州组应是白垩纪最晚的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沉积,而钦30井泰州组则为坎佩尼或部分为前坎佩尼期的沉积。结合介形类动物群的产出,将上述两地区的泰州组与泰州组建组的泰1井泰州组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9.
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质环境,采用传统的可采模数法对第Ⅳ承压含水层的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研究程度低、资料欠缺的含水层,应用可采模数法确定可采资源量是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OSGEarth开源工程,采用LOD与分页、动态调度等技术,研究了三维地形、影像、地物组织、调度及融合方式;并以泰州市为例,实现了基于OSGEarth城市三维场景的构建,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以后的中小城市"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空间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